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双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眼与未手术对侧眼眼轴
TUhjnbcbe - 2022/6/6 17:15:00

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医学院眼科系与圣保罗大学医学院7年前发表在美国儿童眼科和斜视协会期刊的一份文献比较仅对一只眼进行手术的双侧白内障儿童的人工晶状体眼与未手术对侧眼的眼轴长度变化。

几个变量影响儿童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解剖和功能结果,包括患者年龄、白内障形态、手术技术、后囊混浊、术中术后并发症、人工晶体类型、人工晶体材料和人工晶体屈光力。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优点是为弱视治疗提供永久性光学矫正。然而,眼睛仍在继续生长,需要调整屈光矫正,直到成年。因此,计算儿童白内障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力具有挑战性。研究人类眼睛发育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在生命的最初几年中,眼轴的生长会更大,直到青春期才逐渐减少。分析了植入人工晶体眼对眼轴生长率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儿童人工晶体眼的眼轴长度随时间的变化。

方法

这项前瞻性研究得到了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遵循了《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在~年间,在圣保罗大学眼科的先天性白内障切片中,有4~10岁的儿童患有双侧板层白内障和一只眼睛的初始最佳矫正视力(20/80)。根据我们机构目前的实践,第二只眼睛只有在视力下降到20/80时才接受手术(因此,未手术的对侧眼睛的调节功能保留在看近任务中)。患有外伤性白内障、眼前段解剖结构改变(晶状体混浊除外)、视网膜或玻璃体异常、先前诊断的青光眼或白内障手术后青光眼的患者除外。

术前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评估,根据儿童的合作程度,使用斯内伦视力表或Lea视力表进行光学矫正。对双眼进行眼球运动检查、生物显微镜检查、角膜测量、压平眼压测量、直接和间接检眼镜检查、睫状肌麻痹性视网膜检查、超声检查和超声生物测量。

眼轴长度测量通过A超声生物测量仪(Humphrey超声生物测量仪,型,HumphreyInstrumentsInc,加利福尼亚州圣莱安德罗市)获得,接触技术涉及角膜压平。对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体的患者进行人工晶体眼生物测量,速度常数设置为米每秒,对侧眼为米每秒。

所有儿童均行白内障手术,其中一只眼植入人工晶状体。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技术进行手术,抽吸晶状体核和皮质物质,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保持后囊完整。扩大角膜缘切口,植入一个7毫米光学区、总直径13.5毫米的单片人工晶状体。

主要结果测量值为生长率百分比,定义为初始轴向长度测量值减去随访期结束时的测量值,差值除以初始轴向长度测量值,结果乘以。由于每位患者的初始轴向长度不同,因此本研究中使用了生长率百分比。

在术前评估期间,对所有眼睛的轴向长度进行了初步测量。生长率分析的随访期在对侧眼进行白内障手术时确定,即获得最终测量值时。

创建两组用于分析眼轴轴向长度增长率:植入人工晶体眼和未手术眼。最终和初始轴向长度测量值之间的差值以百分比表示。

分析了可能影响眼轴长度测量或眼轴长度百分比变化的以下变量:年龄、视力、随访期、初始眼轴长度和后囊膜混浊。

Wilcoxon检验用于比较初始和最终轴向长度之间的差异。Mann-Whitney试验用于比较人工晶状体眼和未手术对侧白内障眼,并分析两组的生长百分比。P值为小于0.05被认为是显著的。考虑到90%的屈光度和P小于0.05,计算样本量是为了检测组间中度至重度影响的眼部生长率的一个标准偏差的估计差异。样本量计算要求每组总共23只眼睛。

结果

在研究期间,名白内障儿童接受了检查,其中名接受了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名儿童(16名男性[64%])共50只眼符合纳入标准。25例患者中,7例(28%)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白内障,17例(68%)患有特发性白内障,1例(4%)被诊断为唐氏综合征。

初始和最终轴向长度测量之间的间隔为15至48个月(平均28.5个月)。共获得个测量值进行分析,其中50个测量值(初始值和最终值各25个)在有人工晶状体眼,50个测量值(初始值和最终值各25个)在对侧未手术眼。

在初始测量时,对每个儿童的两只眼睛进行相互测试,在平均初始轴向长度(23.9毫米[人工晶体眼]与23.5毫米[未手术]眼睛,P大于0.05)方面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见表1。

人工晶体眼和未手术对侧眼最终测量值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64%和2.09%。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

轴长还与年龄、视力、初始轴长和后囊膜混浊情况有关。在按年龄划分的各组(12名患者,4-6岁;13名患者,7-10岁)的生长百分比统计分析中,4-6岁儿童的轴长生长百分比显著较高(人工晶体眼为0.75,对侧眼为2.4,P小于0.05;表2)。

为了评估眼轴长度增长率对视力的可能影响,将人工晶状体眼分为最终视力大于等于20/80和最终视力小于20/80的眼。统计分析显示这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10只(40%)有晶状体眼在随访期间出现视轴后囊膜混浊,并接受了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晶状体囊切开术。发生后囊膜混浊的有晶状体眼的轴长变化大于未发生后囊膜混浊的眼(生长百分比,2.23%对0.42%,P小于0.05)。

比较初始轴向长度测量值为大于等于24毫米的眼睛与初始轴向长度测量值为小于24毫米的眼睛的生长百分比。发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长百分比,2.05vs2.11;P大于0.05)。

关于测量间隔时间,根据术后随访时间将眼睛分为两组,使用27个月的中位数作为分界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0.23[小于等于27个月]对比1.02[大于27个月],P大于0.05)。

最后一次评估时,有人工晶状体眼的屈光度(等效球镜)范围为+3.25屈光度至-5.00屈光度,平均值为-1.70屈光度。

表1:有人工晶状体眼和对侧眼的初始和最终轴长测量、轴长百分比变化、手术年龄和双侧白内障儿童的随访期

表2:按年龄组划分的有人工晶状体眼和对侧眼轴向长度增长率平均值

讨论

本研究分析了可能影响双侧白内障儿童眼轴轴长增长率的变量。患者分为4-6岁或7-10岁。在4-6岁的儿童中,对侧眼的生长率高于人工晶体眼,这表明测量的稳定性更高,人工晶体眼的轴长生长率更低。在我们研究分析的50只眼睛中,所有儿童的年龄均大于4岁,视力与轴长增长率无关,因为根据最终获得的视力进行分析时,大于等于20/80或小于20/80,结果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25只眼中有12只眼的最终视力为大于等同于20/40.我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样本量不足以对这些变量进行多变量分析。

尚未开发用于儿童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生物特征公式,儿童的眼睛大小和尺寸与成人眼睛不同。儿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取决于与眼睛生长相关的变量以及个人和家庭特征。正常有晶状体眼的眼轴长度在出生第一年增长2.4-3.3毫米,在出生第二年降至1.2-2.2毫米。然而,无晶状体眼的生长速度可能不同。在人工晶状体眼中,人工晶状体的存在可能改变眼的生长模式,减缓或加速这一过程。

在本研究中,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眼睛(人工晶状体眼)的初始轴向长度测量平均值为23.9毫米,最终测量平均值为24.0毫米(P大于0.05),表明该组的眼轴轴向长度增长率相对稳定或减速。在未手术的对侧眼睛中,平均初始轴向长度为23.5毫米,平均最终长度为23.9毫米,表明该组的轴向长度显著增加(P小于0.05)。

人工晶状体眼和对侧眼之间的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64%对2.09%,P<0.05),表明接受白内障手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眼轴生长率低于对侧眼。人工晶体眼的初始轴向长度较长。手术后,这些眼的轴向长度增长率较低,而对侧眼的增长率在统计学上显著高于对侧眼。根据Lal及其同事的研究,单侧白内障儿童眼间眼轴长度差异明显大于双侧白内障儿童,且单侧白内障儿童的眼轴长度差异比双侧白内障儿童更易预测。在本研究中,儿童术后炎症反应的风险高于成人,因此后囊混浊的发生率相对较高。Apple及其同事和Tartarella及其同事报道,儿童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一些作者建议对6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一期后囊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在我们的研究中,有10例(40%)视轴后囊膜混浊,需要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发生后囊膜混浊并接受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治疗的人工晶体眼显示出较大的轴向长度增长率百分比变化。

Rasooly和BenEzra分析了64名有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对眼轴长度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白内障患者的眼生长增加,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一致。作者认为这种生长可能与单侧白内障患者的弱视有关,并讨论了儿童期视力对眼睛生长的可能影响。Weakley及其同事在一组1岁之前接受过单侧和双侧白内障手术的只眼睛中报告了屈光增长率与视力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视力越差的眼睛屈光增长率越高。

人工晶状体可以矫正无晶状体眼引起的高度远视,并可能促进适合儿童弱视治疗的屈光效果;对于视力的恢复和发展,双焦或多焦眼镜在看远上欠矫的剩余屈光力,在近距离上具有附加屈光度是必要的。周和同事检查了12只儿童人工晶体眼(平均年龄7.16岁)的屈光变化和眼轴长度。平均轴向生长为0.4毫米,而未手术眼的平均轴向生长为0.7毫米。作者得出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3-10岁儿童眼轴长度的延长没有影响。菲利佩克及其同事对4-18岁的儿童进行了只人工晶状体眼和53只未经手术的眼的检查。轴向长度的平均延伸率为0.6毫米,组间无显著差异。

轴向长度增长的模式可能因个体而异,高屈光不正的遗传易感性或家族史的存在可能会影响人工晶体屈光力的理论计算。本研究分析了初始轴向长度大于24毫米的眼轴向长度增长率,这可能代表一组高度近视患者。结果显示,在有人工晶状体眼或对侧白内障眼中,初始测量值与轴向生长率之间没有相关性。

初始和最终测量之间的间隔因患者而异,这取决于对侧眼白内障手术的时间。这可能被视为我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因为所有儿童在理想情况下都会在同一时间间隔测量轴向长度。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一限制,还通过根据术后随访时间划分样本并使用27个月的中位数作为统计分析的分界线来分析该变量。结果显示,在随访期间没有显著差异。根据Awner及其同事的研究,在一组21名年龄小于4岁的单侧人工晶状体眼患者中,平均随访24个月后,屈光变化增加,近视偏移2.90屈光度。作者提出了一种选择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恢复视力,并且不需要在以后更换人工晶状体。

表3:根据4岁以上双侧白内障儿童眼轴长度增长率,建议对人工晶状体度数进行定制校正

使用测量值作为轴向长度变化率的百分比,我们制定了一个用于计算大于4岁儿童人工晶体度数的方案。这是一种定制的计算方法,因为结果与单个零件的轴向长度测量值直接相关。理论上,在4-6岁接受手术的儿童中,人工晶体植入后的轴向长度增长率为1.30%,在7-10岁接受手术的儿童中,轴向长度增长率为0.54%。这些轴向生长率可应用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如下所示:将百分比添加到每个儿童测量的轴向长度中,得到预测的轴向长度;

然后使用新的轴向长度重新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这一计算将在术后屈光时产生残余的远视屈光结果,然后在大约12岁时预测逐渐回归到正视。表3显示了根据大于4岁儿童年龄组的轴向长度增长率对儿童人工晶体屈光力计算的定制校正。

这份文献中研究团队认为4岁以上儿童的眼轴长度有趋于稳定的趋势,人工晶体植入眼的眼轴长度测量值变化较小,对侧眼的眼轴生长率较高。

美国埃默里大学埃默里眼科中心的研究团队24年前发表在白内障和屈光手术期刊的一份植入人工晶体白内障儿童眼轴长度的纵向变化的文献评价3到9岁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儿童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儿童(平均年龄6.4岁,范围3到9岁)17只眼的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平均随访3.1年。比较了初始和最终眼轴轴向长度测量值以及屈光度误差。

结果:17只眼平均眼轴长度的总体变化为0.64毫米。总体平均近视转移为?1.01屈光度(范围?3.00至+0.50屈光度)。与发育性/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相比,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眼轴延长率更高(0.97毫米对比?0.01毫米;P=.03)。94%的患者最终视力达到20/40或更高。

结论:外伤性白内障眼轴相对发育性/先天性白内障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的延长较多。讨论中作者认为样本数较小。

部分文献的数据存在不一致结论

声明:本文并非医学诊断建议也非眼部健康信息建议

攘攘皆为利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眼与未手术对侧眼眼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