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49岁男演员胡兵在社交平台上公开了自己做眼部手术的视频纪录片“眼部手术全记录:我没有倒下”,记录了自己年1月浙江大医院为其进行三焦点人工晶体眼部手术的全过程。看完后网友感概,这个科普太及时了!
胡兵接受近视力检查。受访者供图
三焦点人工晶体术人人适用吗?2月13日,胡兵的主刀医生、浙江大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中心白内障科主任徐雯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具体叙述了此次治疗背后的故事。
要看10倍大的字,3米内不识人
“为了看剧本,字要比一般人的大10倍,打印成厚如字典一般的一本,导致很多工作都被耽误了”“由于经常要出差,遇到临时填表的情况,近视力甚至完全看不清”,就诊前,胡兵对徐雯医生描述。
视频中介绍,术前,胡兵双眼视力为0.3,并且患有初期白内障。此前,胡兵曾经在日本做过角膜激光手术(镭射手术),矫正远视度数,术后因为未较好休息护理等因素,比较短的时间发生了回退,使视力较快再次出现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徐雯主任表示,0.3的近视力,对于术前的胡兵来说,可以说是经过一段休息后比较好的一次数值,术前的胡兵视力基本在0.1-0.3之前,3米以内很难认清人,越走近越模糊,看得见却看不清,成了生活和工作的一大难。
为了看清楚,胡兵和徐雯一起做了很多努力。由于职业特殊性,双方经过充分交流后,徐雯主任曾提议,让胡兵尝试隐形眼镜。然而,2个月后这个方案被否,原因是胡兵时常会在片场拍戏,有时一拍就是连续7-8个小时,片场大灯持续烤射下,3个小时左右隐形眼镜就会变干并从眼睛里掉出来。最终经过系列尝试和全面评估,二人决定,进行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
徐雯主任表示,胡兵曾接受过角膜激光手术,晶状体手术是慎重选择的选项。但经过评估胡兵的角膜虽做过切削,厚度等情况满足手术要求,且患者本人有一定的视觉需求,希望近视能够改善,远视适当有些牺牲也是可以接受的。经过足够的医患沟通后,手术准备在1月进行。
主刀医生、浙江大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徐雯为胡兵进行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手术。受访者供图
年1月18日、1月25日,胡兵分别完成左右眼的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术后的胡兵远中近视力双眼裸眼1.0、1.2、1.2,复诊时表示,1米内近视力非常清晰,看字、签字、辨识身边人都没有问题,连挑暗疮下针都很准确。
术后效果好,但并非人人适合
“上热搜后,看到很多网友都在
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主要是指由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辐射等原因造成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混浊的眼部疾病。
白内障患者常伴有视物模糊、重影、畏光、眩光等症状,如不进行手术治疗最终会致盲,将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尽早治疗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不少患者还停留在过时的观念里:白内障要等“成熟”了才能做。事实上,如果白内障一味等“熟”了再手术,不仅老年人长期生活在低视力的环境中,电视看不清、户外活动不方便,极易发生摔伤等风险。
此外,“过熟”还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诱发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不仅会增加失明的风险,也增加了手术难度,所以适时手术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只要患者感觉因白内障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即可考虑手术。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更应该积极治疗,以避免高血压、心脏病等不良影响,又能保证晚年的优质生活。
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治疗白内障的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老年人会出现视线模糊、色觉异常等症状,总想着手术非常可怕,滴滴眼药水就好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眼药水被证明可以治疗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式。因此白内障要及早手术,越早治疗效果恢复越好。
目前的白内障手术已经比较先进,只要视力下降影响到日常生活,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先将血糖、血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做好手术预案的前提下,也是可以顺利接受白内障手术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