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指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影响视力,按病因可分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等,其中以年龄相关性(又称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多见。目前白内障已是全球首要的致盲性疾病。而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提高患者视力。
图1.白内障翼状胬肉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发生于鼻侧的睑裂区。翼状胬肉的存在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引起角膜不规则散光导致视力下降,如果翼状胬肉生长遮盖瞳孔区,会影响患者视野。
图2.翼状胬肉图3.翼状胬肉生长遮盖瞳孔区翼状胬肉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与白内障的高发人群重叠,因此医生出诊时经常遇见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的患者前来就诊。而翼状胬肉所造成的角膜不规则散光会影响角膜表面参数测量,造成测量数据误差过大甚至测不出角膜曲率,直接影响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的度数计算、设计,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视力恢复。
因此当该类患者前来就诊时,医生通常推荐患者先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等术后角膜上皮愈合、角膜屈光参数稳定后,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值时再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
稿件来源:医院
医院
日间手术中心
本期审稿:孙婧
本期编辑:杨光
医院·医院角膜捐献宣传片更多科普知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