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年,恶性伤医被害人陶勇医生,重新上岗
TUhjnbcbe - 2025/5/2 16:59:00

陶勇:曾是世界一流医生,如今他再也拿不起刀,却换种方式救人

年5月13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医院门诊楼的号诊室的门口却人满为患。而门诊室内,只是一位温润儒雅的医生穿着一身白大褂正在对眼前的病人轻声细语地诊治。

这位医生究竟是谁。为何有人频频给他献上鲜花和礼物?又为何有人看着他的身影而心痛惋惜落泪?还有人看着他微微颤抖的双手义愤填膺而破口大骂!

而他却始终面不改色,脸上永远是那个如春风和煦般的温暖笑容。有人说他装,但当你真正了解他所经历的事后,才能明白这是一颗怎样的医胆仁心!

他就是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也是年1月20号医院恶性伤医事件中的受害者。

虽然巨大的伤痛让他无法再次握紧手术刀,但他在遭袭仅天之后,还是毅然决定恢复出诊,用他脑海里的知识,竭尽全力地去治愈每一个患者。

电视剧《中国医生》有句台词:“所谓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不过是一群普通人穿上了白大褂,开始救死扶伤。”这不仅是陶勇医生个人的取舍之道,也是中国千万医生的取舍之道!

1.求学之路漫漫

年,陶勇出生在江西抚州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家庭。陶勇从小就曾亲眼见过母亲因患有沙眼而饱受折磨和痛苦的样子,这不但让年幼的陶勇伤心不已,也同时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立志学医的种子。

17岁那年的夏天,可以说陶勇收到了他人生中最贵重的一份礼物: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年,25岁的陶勇保送北京大学眼科医学硕士。27岁时又拿到了属于他的博士学位。而年仅35岁,陶勇就已经是博士生导师、医院的主任医师,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医生。

而在研究生的深造生涯里,陶勇出乎意料地选择了一个极其冷门的领域—葡萄膜炎,这个病往往夹杂着其他复杂的病因,使得许多人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对其往往不加考虑。但陶勇毫不在意却知难而上,能深耕不辍,不懈努力地研究它。

在陶勇的眼里,病症没有复杂和简单之分,只要能救死扶伤,为患者重拾光明,那么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而在学术研究方面,陶勇也有不俗的见解。大部分人想在SCI上发表一篇论文都可以说是难如登天,而陶勇却发表了98篇,他已经是世界级眼科医生。

这些璀璨无比、层层荣誉加身的近乎完美的人生历程不但映射出一个天才医生的诞生,更是一个心怀大爱的无私名医的起航之帆。

而关于医生陶勇的故事,一切也才刚刚开始。

2.坚秉医者仁心

除了怀有一颗脚踏实地的学徒之心,真正踏上行医之路的陶勇更是一位心怀大爱的妙手仁医。

年刚从德国深造归来的陶勇,便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公益医疗队前往一些偏远地区为患者诊治。

年轻的陶勇医生心怀热忱,不知疲倦,短短一年时间内为地处偏远地区的患者们完成了数千台手术,为他们减去病痛,带来光明而且分文不取。

而在那段行医旅途中,有一位驼背十分严重的老婆婆让陶勇至今还印象深刻。那是一位不幸的老人,九十多岁的高龄一个人孤独终老,无人照料。

老人生前没有其他遗憾,虽然年轻时丧夫丧子但她知道丈夫和儿子在地下等着她,一直等着她,她只想自己亲手为自己缝制一套寿衣,穿着它去和亲人团聚。

当初丈夫和儿子的寿衣都是她亲手缝制的,但是此时她的眼睛是唯一的障碍,她看不见了,连一套简单的衣服都缝制不了,这让老人整日郁郁寡欢。

年过耄耋的老奶奶不但患有严重的白内障,还患有恶性肿瘤。老人的病因十分复杂,就算是经验丰富的教授也不敢轻言成功,更何况此时菜鸟级别的陶勇呢。

一开始因为现有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陶勇也犹豫不决。但当他听到关于老人的故事的时候,那颗动摇的心又坚定起来。他明白自己作为医生的使命就在于此,为无数身患顽疾的人们带去希望和光明。

最终老人的手术比想象中更加顺利,老婆婆在即将灯枯油尽之际重新获得光明,而她心心念念的愿望也终于可以完成。

在此之后的行医路上,陶勇医生也一直恪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坚秉着那颗大爱无疆的仁者之心。

为了救助更多的患者,虽然是主任医师,陶勇医生也从不限号,常常加班、熬夜,直到送走当天的最后一名患者。在他眼里,只要自己多一分努力,这世上的病痛就会减轻一点。

陶勇医生曾经接诊过一名白内障患者,当陶勇医生听到这名患者因为经济拮据而放弃治疗时。他没有什么犹豫,托人将人劝回来做手术。他说:“不够的我自己给他贴,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瞎。”

还有一次,陶勇医生接诊一名眼病患者。病人没有劳动力,他的老婆只能在宾馆给人洗床单赚点辛苦钱。

陶勇医生得知后就给他们把挂号费全免了。后来他对记者说:“钱虽然不多,但能帮一点是一点,不然过不了心里那关。”

命运总是将魔爪伸向好心人。而这个原本前路光明一片的年轻人骤然跌落深渊,甚至差点万劫不复。

3.突遭无端横祸

年的春节前夕,医院依旧人来人往。陶勇医生也在有条不紊地接诊着一批又一批的患者,本该平静的一天却变成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冬日午后,一名患者手持菜刀冲进了陶勇医生的诊室,不明所以的陶勇当即便遭到了这名患者近乎疯狂地劈砍。

不一会儿,鲜血便淌满了整个科室,而陶勇医生倒在血泊里昏迷不醒,身上触目惊心的伤痕显露出他刚刚遭受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劫难。

若不是当时有位患者家属和同事的帮忙阻挡,也许年轻的陶勇医生就要命丧当场。即使如此,他也被送进手术室抢救了整整七个小时,才暂时脱离危险送入ICU病房以待观察。

两周以后,陶勇医生才真正脱离了生命危险。意识虽然已经清醒,但肉体的疼痛却勾起那个惨烈如噩梦般的回忆。

随之而来的噩耗也差点击溃了他:他的左手因为伤势严重,落下残疾,恐怕此生以后永远也再无法拿起手术刀了。

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奋斗被人恶狠狠地划上了裂痕,而今后人生的轨迹也不知去向,心如死灰的陶勇医生再也忍不住肆意而出的泪水。

但当他得知行凶者是自己曾经救助的患者之时,便陷入了一种更大的绝望之中。自己兢兢业业行医,却得来一场恩将仇报。他无法理解,也曾一度怀疑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行凶者名为崔振国,是北京郊区的一个农民。当时前来就医的崔振国眼部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在遇到陶勇之前他已经遭到了多家医生的拒绝治疗。

于是他在亲友的介绍下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后,看着检验单上的数据。一开始陶勇医生也十分犹豫,难度实在太大,而且无法保证效果。

但受不住崔振国的苦苦哀求,又看着他那双被病痛折磨得几近失明的双眼。反复思量过后,那颗仁医之心再次散发光芒,在旁人的劝诫反对声中,陶勇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术后的崔振国恢复了一些视力,但人的欲望永远无法被满足,崔振国原本以为自己能恢复到正常视力,但面对仅恢复几成的视力他很不满意,在面对医生时病人最大的希望总以为医生能解除他们全部的病痛,却忽略了医生也只是普通人并不是神仙。

崔振国先是四处举报投诉,被医院拒绝后便心生歹意,伺机报复,最终酿成了这场震惊全国的惨案。

年2月,崔振国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而无辜受害的陶勇医生还躺在病床上,瘦弱的身上还带着这辈子也无法抹去的伤痛。

面对如此境地,医者仁心的陶勇医生仍旧表示: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希望康复后能返回工作岗位。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救死扶伤。

4.重披白甲上阵

面对如此惨烈的伤势,可想而知,陶勇医生身体上的恢复是异常艰难且漫长的。要想恢复手部的知觉,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甚至更久。而想回到过去那种拿着手术刀的日子,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事了。

在面对记者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陶勇医生始终眼神平静,似乎在述说一件完全无关紧要的事情。但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怎样的沉痛打击,他甚至在深夜里常常掩面痛哭。

后续陶勇医生在接受康复治疗时的过程也是异常痛苦。而四月中旬他发的一条微博中,自己吃馄饨时就算被烫起水泡也毫无知觉,因为没有任何痛感。他常常带着苦笑自我调侃:“感觉手的温度就像是零下20度一样”

年4月,刚刚出院的陶勇医医院开始康复训练。而训练的方式,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为了不让他的手臂恶化和萎缩,必须用电流去一遍又一遍刺激。而一向沉稳的陶勇医生,此时也是面露痛苦,闭着眼,跺着脚,颤抖呼道:“太难受了!不弄了!不弄了!”

但陶勇医生这次也没有轻言放弃,他在病床上休养的那段时光曾苦思过人生的意义,他学医的意义。三十余年的人生之路在他眼前闪过,最后他也恍然大悟,只因他想起年少时学医的初衷。

拿不起手术刀又如何?做不了手术又如何?可自己脑子里那些渊博如海的专业知识永远都在,治病救人,一样也不耽误。

于是在被砍伤后的第天,陶勇重新坐进了那个熟悉的诊室继续接诊。而由于身体还远远没有康复的原因,恢复出诊的第一天只放了十几个号。

重回岗位的陶勇十分高兴,而所有患者和家属的殷切关心则令他更加感动。望着窗台上他们送来的鲜花、果篮。陶勇医生再次坚定和重拾了心底的那颗医者之心。他要为更多的人送去光明,即使前路漫漫,也始终无悔。

结语

这次遭受的生死劫难也让陶勇医生沉思了许多从前他从未想过的地方,他在访谈中说自己成长了很多。以前他只是一味地将所有精力集中在病症之上,而忽略了患者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明明遭受到伤害的是他,但陶勇医生却仍旧反思自省。他一直想的竟然还是自己怎么做会更好,而不是彻底放弃和自怨自艾。

也许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这世上才不会出现那些让无数人心痛惋惜的伤医悲剧。但值得庆幸的是,在陶勇医生遭袭事件发生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20年,恶性伤医被害人陶勇医生,重新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