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言:“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古代确实如此,毕竟当时信息传播的速度远不如今天的快,而且人们购物的方式也相对单一。但是,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判断一个东西好坏的标准并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产品的流量。
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硬性要求是必然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虽然消费者从始至终都是消费者过程的主体,但是市场竞争对于现在的商家来说并不需要过多地用商品质量讨好消费者,而需要的仅仅是大规模的流量。这才是商家们能够将产品大量变现的重要条件。
那既然“酒香也怕巷子深”,到底怎么才能将酒香传播出去呢?这就要说到现代社会的商业推广。
狭义的商业推广就是指商业广告。广告营销对于一个现代公司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通过与广告公司进行合作,商业推广的压力就会少很多;其次,广告商放出的广告也能够增加公司的知名度,让产品更广为人知;最后,产品的推广不光光能够吸引流量,也能够反向对公司进行约束。当然,这是一种良性的广告模式。
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商业广告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试想,假如没有电视广告,我们怎么能了解到诸如“汇仁肾宝片”这种并不是很知名的产品,虽然我们许多人并不需要它,但是当其他人需要的时候,我们脑海中第一想到的就是它。这就是广告带来的商业影响。
广告的商业影响并不都是正面的,不法商业分子利用宣传,夸大事实,大量贩卖自己的假冒伪劣产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莎普爱思就是其中之一。
据统计,老年群体患白内障的风险是年轻群体的两到三倍,而且一旦老年人患上白内障,那就面临着双目失明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老年白内障患者们纷纷寻找“解药”,甚至一些人不惜重金买了无数华而不实的保健药。
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见状,便宣传自己的眼药水有治疗白内障的功效。莎普爱思不光是在电视上大规模投放此类广告,而且也将魔抓伸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时间,到处都可见到莎普爱思的广告,其中印刷的最大的几个字便是能够治疗白内障。
莎普爱思的广告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极大的反响。老年群体们不辨广告真伪,一拥而上。一时间,仿佛整个中国的老年人都购买了莎普爱思滴眼液。据统计,仅仅年一年,莎普爱思凭借着这类广告就收获了7.5亿人民币,其中有售出接近万支滴眼液。虽然莎普爱思投入广告的费用高得惊人,但是它收割的流量已经远远超过营销投入的费用了。
但营销的如此神乎其神,莎普爱思到底能不能治疗白内障呢?其实,早在之前,就有医药协会指出莎普爱思并没有治疗白内障的医用功能,它的功效仅限缓解眼部疲劳。介于此,莎普爱思的这种营销方式早已经违反了《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的相关规定。
不光如此,年,相关媒体指出,莎普爱思的用药成分当中,还存在着许多对老年人有害的物质。这类报道一出直接将莎普爱思推向了风口浪尖,其中更是有人爆料,许多老年人使用了莎普爱思滴眼液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的反应。
经过此事件,莎普爱思可以说是彻底触犯了消费者和国家的底线。一方面,消费者们也纷纷口诛笔伐,切断与它的联系;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介入此事,将莎普爱思滴眼液的成分提取并进行官方检测。在虚假宣传事件曝光之后,莎普爱思的销量跌入谷底。前三季度的业绩直接净亏损万元,而失败的苦果也只能由公司自己承担了。
虽然检测结果需要三年才能公之于众,但是,莎普爱思因为实际药效与宣传不符,导致该类滴眼液生产批号的审核一拖再拖,直到最后这类药品的商标被撤销重新注册,莎普爱思都没有机会再次进行生产。
时至今日,莎普爱思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虚假宣传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黑心商家将莎普爱思滴眼液宣传为治疗白内障的神药,虽然赚取了一大波黑心钱,但是他的下场最终是惨淡的。
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完善阶段,政府是绝对不可能容忍这些唯利是图、投机倒把的商人扰乱市场环境。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要从国家政策进行管控,也要我们每个消费者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