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风口: 巨头频“触电” 上市公司蜂拥进入
电力领域的改革近来动作频频。近日,一则 腾讯战略入股国家电 的消息不胫而走。消息称,国家电内部已经开始推动混合所有制方案,引入战略投资者,目前已敲定腾讯为即将进入的战略投资者。 6月11日,腾讯集团公关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对于此事没有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多次拨打国家电外联部新闻处人士电话,该电话并未接通。
尽管如此,市场对此预期仍然强烈。此前,国家电与腾讯已牵手,正式实施 互联+ +电 战略,合作项目将整合微信 智慧生活 解决方案和四川电力用户大数据资源。
除了腾讯,阿里巴巴近期也触 电 。
4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阿里云计算与光伏逆变器 一哥 阳光电源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发布 智慧光伏云iSolarCloud 。此后,有传言称,宝新能源 ()的31亿元定增方案中马云拟认购14亿元,或将拿到首张售电牌照。
在石油领域,4月16日和6月10日,阿里、腾讯分别牵手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 (),建设 互联++ 平台,在大数据领域开展合作。
两家互联巨头双双涉足能源互联,A股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也在抓紧布局这一领域,试图分一杯羹。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企业进入能源领域,布局 互联+能源 ,同时一些A股上市公司也在能源互联领域风口有一些动作,他们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6月11日,广东一位关注新能源行业的券商分析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
能源互联风口
互联巨头的进入,无疑令能源互联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近期这种互联巨头的动作是基于正在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来进行的,电改的核心是放开售电端,可以自由买电卖电,以前是一家公司做,现在民营企业可以进来,互联和电力行业的结合可以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前述广东新能源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
迈哲华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曹寅如此解释能源互联:发电设备、电设备、用电设备和用户连接到能源互联后,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效率优化和安全调度。
能源互联可以说是智能电的 升级版 ,最核心的就是电。 前述广东新能源行业的券商分析师说。
业内对于对能源互联的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期待值极高。有媒体报道称,国家能源局近日已正式确定《能源互联+行动计划大纲》和 12个支撑课题。
国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庆东指出,从顶层设计来讲,能源互联包括互联售电、可再生能源的交易、碳交易、储能、电动汽车以及各种分布式的能量管理系统,包括工厂能量管理系统,建筑楼宇能量管理系统,家庭能量管理系统,还有像区域能量管理系统,还有社区能量管理系统等各个方面。
对于能源互联行业市场规模的预估,前述广东新能源行业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每年达到上万亿是没问题,但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时间上不好说。
就投资而言,该券商分析师者指出,上半年已经是能源互联的风口了,下半年仍然是最大的风口之一。
上市公司蜂拥进入
在牵手腾讯布局 互联+电 之余,国家电自身也在试水络运营。6月1日,国家电公司电子商城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始上线试运营。
与此同时,多家上市公司正蜂拥进入这一领域,挖掘电力大数据,期待顶层设计方案出台给电力行业及公司开展能源互联平台建设和运作带来便利。
(顶层设计方案)对于我们是利好。 安科瑞 ()董秘办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2015年5月13日,安科瑞公告称,公司与武汉神库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约定,双方拟在能源互联平台开发进行战略性合作,带动具有完全自主可控信息化能源互联平台产品在行业内的应用。
前述安科瑞董秘办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公司掌握了大量工矿企业、写字楼、学校、医院等用电端的大数据资源,也能提供用电管理和用电节能等服务, 实现大数据资源变现是我们的一个方向。 她说。
与安科瑞联手科技类公司建设能源互联平台不同,科陆电子 ()则选择自身建立能源互联平台。今年5月26日,科陆电子发布了募资不超过30.78亿元的定增方案,其中拟投资7.27亿元至智慧能源互联产业化项目。
科陆电子董秘办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同样表示,能源互联顶层设计方案对于行业和公司都是利好。对于互联巨头进入带来的影响,该人士表示 目前还不好判断,但模式上可能和公司不太一样 。
除此之外,科华恒盛 ()在6月9日晚间公告将与内蒙古能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讨实现能源互联商业模式和创新;积成电子 ()作为 全国智慧能源公共服务云平台 战略合作伙伴,截至2015年6月1日,已积累了16000家以上企业用能信息数据。
目前A股市场上很多能源互联概念的公司都是原来做电力设备的,如电力监控、智能电表等,他们有从事能源互联的先天优势,比如说电表能够记录用电数据,公司借助大数据的优势结合科技平台就能实现能源互联的交互功能。 前述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他指出,其实用户本身买卖电的行为就是一种数据,不管从家庭还是企业而言,都需要合理购电、构建有效率的购电体系,而能源互联可以通过一些互联技术和物联技术实现个性化的用电方案。
能源互联正迎来不同的参与者,上述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就互联企业而言,它们的优势在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以及移动端的用户量上,与大型电企合作也是一个思路, 肯定会有其他大型互联企业进入这一领域。
他也指出,目前布局能源互联的公司,可能会存在着一些炒作、讲故事的情况,到下半年顶层设计方案和地方的一些*策出来,公司的运作会有一个检验的过程,真正具有优势和能源互联基因的公司会慢慢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