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台破旧的老式显微镜,南通援外医生
TUhjnbcbe - 2024/7/1 16:42:00

“如果有更多更好的设备,我希望能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有机会的话,我再来奔巴岛!”3月9日,第31期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天球在接受当地记者采访时不无遗憾地说道,就在前三天他在设备极度缺乏的情况下,顺利为40名患者解除眼疾。

眼疾多发,奔巴岛缺医缺设备近日,在温古贾岛纳兹·医院眼科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周天球,应奔巴岛阿·卜杜拉·医院的邀请前往开展为期三天的巡诊工作。奔巴岛(Pemba)位于坦桑尼亚东部,由于没有加工业,游客也很少,岛民们很少有就业的机会,生活十分贫困。由于地处热带,紫外线强,岛民们白内障发病率非常高,其中不乏很多因双眼患有严重白内障而失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连走路都需要靠人搀扶,给原本就穷苦的家庭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当地的阿卜杜拉·医院是由中国援建、医院,可以开展外科、产科、耳鼻喉科等常规手术。但是,这里没有能实施眼科手术的医生,也缺少相关设备,所以没有任何办法能够解除当地大量白内障患者的痛苦。尽管周天球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也随身携带了很多需要用到的器械和耗材,但当看到手术室的环境时还是有些意外:这里完全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条件。即便是在医疗条件不太好的纳兹·医院,也拥有一间独立的眼科手术室和最基本的眼科手术设备。而这里,什么都没有。自己动手,中国医生改造手术室周天球和随行的纳兹·医院眼科主任Slim医生实地考察一番之后,和当地的工人们一起开始了手术室的改造:没有专用的眼科手术室,就把原先堆放仪器的库房整理出来,打扫干净再反复消毒;没有专用的眼科手术床,就从仓库中翻找出一张长桌,铺好垫软再盖上防水布临时充当;没有手术显微镜就连医院和诊所,用卡车拉来了一台破旧的老式显微镜。就这样一直忙到手术日前一天的半夜,一个简单的眼科手术室改造完成了。为了给最需要的患者早日解决病痛,这次的手术患者都是白内障病情最为严重的,膨胀期、黑核、合并各种并发症等等,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这些病例对任何一个眼科医生而言无一不是巨大的挑战。克服困难,三天完成40台白内障手术手术日当天早晨,当第一位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意料之外的困难又接踵而至。对于一个眼科医生来说,一台好的显微镜对于手术成败至关重要,可是借来的显微镜已经快要报废了,操控踏板完全无法使用,每次调整镜头位置都要用双手费力地拖动几十公斤重的整台显微镜。更糟糕的是,灯座的线路老化,只要装上明亮的新灯泡就会引起短路,必须用只有一半亮度的旧灯泡代替,这使得整个手术过程都要在如烛光般昏暗的光线下进行。同时,由于长期无人维护,岛上唯一的一台超声乳化机器早已损坏,没有办法开展更为安全高效的超声乳化手术,只能做传统的囊外摘除术;医院里也没有目前普遍使用的折叠型人工晶状体,只备有旧的非折叠型硬晶体,这就意味着在取出每一位患者眼内的混浊晶状体之后,都要把原本无需缝合的较小的手术切口扩大,以便于塞入直径较大的旧款人工晶状体,之后还要用缝线重新缝合切口。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台在国内只需要花上5-10分钟就能结束的白内障手术,在这里往往需要用2-3倍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便如此,周天球并没有气馁,而是在昏暗的显微镜下眯起双眼聚精会神地仔细操作着,生怕哪一个步骤出了差错。周天球戴着厚厚的N95口罩,而临时改造的手术室里没有空调,赤道的夏天室外骄阳似火,室内热如蒸笼,贴身的洗手衣早已被汗水浸透,每完成一台手术,周天球都要站在窗口透一透气,缓一缓精神。为了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他放弃了中午的休息,在手术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三天的巡诊周天球一共完成了40台白内障手术。

记者李波通讯员吴丹丹

第31期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提供

END

来源:南通发布编辑:王婷实习编辑:季佳芊

投稿邮箱:

QQ.COM

欢迎广大网友积极供稿

点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台破旧的老式显微镜,南通援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