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晴热 衢州进入抗旱时间
7月,就“热”一个字,农田的庄稼萎了,城市的绿化枯了……日增的高温把衢州推入抗旱时间。对受旱区域,水利、气象等多部门多措施进行供水解渴,园林部门“白加黑”作业保证绿化常“绿”。
昨天铜山源库区人工增雨
补充了水库库容气温直降十几度
衢州新闻8月1日讯(于山 通讯员*麟 王健疆)昨天,市区最高气温达到了39.4℃。当天下午,衢州气象局在衢江区铜山源库区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增雨火箭在当天15时55分左右发射,火箭发射后,云层立刻电闪雷鸣,雨马上就下了下来。
衢江区庙前、上方、灰坪等作业区域的乡镇均出现了短时雷阵雨天气。截至17时,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原庙前乡,达到了26.4毫米,这些雨最终汇入水库补充库容。
气温方面,庙前气象自动观测站观测到的当天最高气温为38℃,人工增雨后,气温降到了24.9℃。灰坪观测站最高35.5℃,人工增雨后降到24.1℃。
我市自2009年以来,已经进行了9次人工增雨作业,基本是为了抗旱和水库增容。
人工增雨需要合适的气象条件,作业区上空需要有水汽含量较丰富的积状云,然后使用火箭将碘化银等致冷剂打入云中,达到降水之目的。
目前,我市人工增雨作业队伍24小时待命,视天气条件再次作业。
两大灌区供水3100万立方“解渴”
持续高温少雨局地出现旱情
两大灌区供水3100万立方“解渴”
衢州新闻8月1日讯(华国正 通讯员胡文佳)今年7月以来,我市出现严重的高温热浪天气,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截至目前,乌引灌区和铜山源灌区已供水3100万立方米用于抗旱。
7月至今,我市平均降水量只有1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9%,为近40年最少。受此影响,我市各大水库的蓄水量有所下降,截至昨日,全市14座大中型水库平均蓄水率为73.3%,蓄水量181969万立方米。
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也使我市局部地区出现旱情,截至7月29日,全市粮食作物受旱面积43.25万亩,蔬菜瓜果受旱面积10.82万亩,果园33万亩。
由于目前正是农业灌溉用水的高峰期,因此近期我市的农业灌溉用水压力还将继续加大。不过,目前我市各地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基本未受影响,蓄水量较为充足。
此外,从7月19日开始,我市开始通过乌引工程向金华市放水,共700多万立方米。市水利局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说,每年,在保证我市灌溉用水充足的前提下,都会向金华供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