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器械之家获悉,6月18日,举行的复旦大医院视光中心成立20周年仪式上传出了消息:视光中心20年来已完成近视手术超过22万台,其中16万台全飞秒SMILE手术位列全球第一,近视眼内镜EVO-ICL手术、圆锥角膜快速跨上皮交联手术居全球单中心首位。医院院长周行涛表示,手术的背后是科技进步不断创新,术前全面细致检查、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复查特别是高度近视术后的远期随访,为病家带来保障措施。
飞秒激光手术过程
据悉,视光中心围绕手术安全,强化规范化措施,包括全飞秒的20项术前检查、改善ICL个性化拱高的AI模型与预测、全飞秒与ICL的视觉质量全面评估、交联特殊患者的透镜加厚处理等,并在近视防控包括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及角膜塑形镜(OK镜)领域,利用领先的技术为患者带来可持续的医疗服务。
器械之家,赞20
01
医院
为什么是国内五官科翘楚?
眼科领域的近视矫正技术被很多人熟知,其微创术式之一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简称全飞秒(SMILE)手术。该手术按照目标矫正屈光度数、角膜帽深度等预设参数设置,在角膜层间实施两次不同深度的激光扫描,在角膜基质层内制作微透镜,再通过2毫米边切口,将透镜取出,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全飞秒手术较传统准分子激光手术难度更高,同时手术器械需多次进出透镜前后界面进行分离及取出,增加了手术并发症风险。为了进一步提高SMILE手术质量,周行涛教授团队首创激光透镜分离和取出新技术——连续环形撕镜(CCL)技术。简化了透镜分离的手术步骤,可以降低器械对角膜组织的分离侵扰,保持透镜边缘完整性,进一步提升手术微创性及效率。
另外,CCL技术的精准操作,也可获得光学质量更高的角膜基质透镜,可将取出的基质透镜作为移植材料,为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扩张性角膜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年9月25日,“医院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复旦大医院周行涛教授团队的项目《近视手术微创性创新研究》荣获一等奖。
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角膜病变。该病在青少年群体中多发,在早期常被当做单纯的近视或散光而延误诊治,重则形成不可逆的视力受损,因而圆锥角膜也被称为沉默的“视力杀手”。
国际上通常采用传统的角膜交联手术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但角膜厚度要求在微米以上,严重者需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但由于角膜供体紧缺,限制了这一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
周行涛教授团队利用以往飞秒激光近视和远视手术中原本废弃的角膜组织透镜,通过首创的激光表面镜联合PTK激光治疗浅层角膜营养不良。团队中的赵婧博士首先报告的这一技术,为该类患者提供全飞透镜移植,可推迟或避免传统角膜移植。团队李美燕博士则报告了透镜通过联合角膜交联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
借助这一创新技术,不用切开角膜,只需要选取大小合适、厚度适中的透镜,覆盖于治疗性激光切削后的角膜基质床表面,不需要缝合,在3~5天内角膜上皮就可完成重塑,保持透镜存活。手术安全可行,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改善角膜表面规则性,推迟角膜移植时间,还减少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时长00:55
点击视频进入VR模式体验全飞秒手术
以往近视矫治评估主要聚焦于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不仅需要让患者“看得清”,还要“看得舒服”。针对这些难题,周行涛教授团队率先建立近视激光透镜技术的角膜结构-光学功能评估体系。他们以生物力学改变为切入点,提出透镜术、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即表层手术LASEK)、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飞秒LASIK)等三类主流手术方式对角膜结构形变参数的影响,建立了透镜术后基于角膜生物力学改变的眼压校正公式。
20年以来,从我国视光学奠医院创建视光学科起,这里开展了国内第一例角膜屈光手术,诞生了第一片国产隐形眼镜、第一把国产微型角膜刀,开设了我国首个角膜接触镜专科门诊和屈光手术门诊,视光中心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02
炙手可热的眼科赛道
全飞秒SMILE手术全球已突破万
我国人口屈光不正(近视、远视、老花、散光)、白内障、干眼、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患病率高,患者基数庞大,带来需求蓝海。眼科是市场空间、成长性兼具的赛道,无论器械、药还有服务都有巨大的机会,一是渗透率还非常低,二是随着老龄化和人均上网时间延长的因子的催化,治疗需求这几年一直稳步增长。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由此带来的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年龄相关性眼病持续增加,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计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4亿以上。
同时,青少年的眼健康状况也日趋严重,特别是近视眼的发病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已经多达6亿,随着我国居民眼健康知识的逐步普及、眼保健观念不断增强,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近年来我国眼科市场规模稳步攀升,年有望达到1亿元。
眼科产业链主上游为眼科医用原材料提供商、机械及电子零部件提供商和生化原料提供商,技术壁垒较高,国产企业突破较难;中游为眼科耗材、眼科设备和眼科药物的生产销售企业,已经有一些国产企业实现规模化销售并上市,例如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但国外品牌依旧占据中高端市场;医院、各视光中心及眼镜店,品牌和口碑是下游机构不断获得客源的核心优势。
可以说,从行业趋势来看,决定当前几家眼科服务机构发展速度的,不只是当下的营收规模,还有对于自身业务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在创业初期,爱尔眼科就发现我国每年有将近40万人的新增白内障患者,有屈光不正视力问题的人更是超过了4亿。此后,爱尔眼科便瞄准了国内白内障市场,直至今日依旧将“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视光项目、眼前段项目、眼后段项目”这五大项目作为自己的最主要诊疗业务。
如果没有持续进行规模扩张,医院的增速,显然难以支撑爱尔眼科的业绩增长。上市十余年,公司通过“分级连锁”等模式实现医院布局,营收也从年的6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增幅18.83倍,公司市值也从最初的69亿元一路飙升,年一度突破3亿元,被市场称为“白马股”,同时被喻为“眼茅”。
表:眼科医疗器械,来源:思宇MedTech
有数据统计,未来屈光手术将是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年将达到.9亿元,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0.3%,其中大部分用到飞秒激光手术。医院,医院对于医疗器械的依赖程度更高,而医生的经验技术依赖程度反而没有那么高。医院收入的大头为治疗近视的屈光手术,需要用到非常精密的设备,“买装备”相当重要。
近日,蔡司德国总部传来消息:据最新全球统计,截至年5月24日全飞秒SMILE手术量全球突破万例!据了解,目前蔡司下产品飞秒激光市占率达到近60%,眼科手术显微镜市占率达到近70%,眼科OCT市占率达到近30%。
VisuMax飞秒激光创新实现的全飞秒SMILE手术正显著塑造着激光视力矫正手术世界。这一突破性的激光系统采用高性能飞秒激光技术,它允许医生在最少手术干预的情况下治疗屈光不正,全飞秒SMILE手术预示着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未来,它用创新性方式将屈光手术拓展到新的境界并正在创造更好的视力体验。
03
眼科器械势头强劲
一大批国产眼科设备企业崛起
眼科医疗器械作为全球医疗器械第五大子领域,中国眼科器械市场规模自年的9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年的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22.7%,是国内眼科产业链中增速最快的板块。
眼科疾病种类杂多,所需要的眼科器械也有很多,但进入眼科器械技术和品牌壁垒较高。国外大型眼科器械生产企业通常专注某一两个细分领域进行研制,依靠较高的技术和质量水平在获得市场认可之后垄断相关细分市场,从而产生高额的回报,如德国蔡司在全飞秒手术领域形成垄断,不仅依靠仪器的销售获得高额溢价,在有医院分成手术的收入。
目前国内眼科器械仍以进口为主,主要来自美国和德国,主流高端设备厂商有德国蔡司、美国威视、美国Intralase、美国科医人、瑞士Ziemer等。眼科耗材方面,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要产品包括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人工晶状体、眼科手术用玻璃体填充物、粘弹性体等。其中,市场规模最大的是用于近视和散光治疗的角膜接触镜,其次是用于白内障治疗的人工晶状体。
此外,依赖影像学检查、治疗的眼科检查设备、验光设备、激光治疗设备、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等,单一设备的平均采购价格在几十万元至百万元之间,眼科OCT设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旬出现,后引入国内,医院医院都有应用。但其市场被国外几家大品牌所垄断,包括德国的蔡司、海德堡,日本的托普森、佳能。直到09、11年两家本土企业北京仪和仪美科技和深圳斯尔顿科技的OCT设备先后获得CFDA批准上市,原有的价格体系受到冲击,才得以缓解这一状况。
表:国际眼科医疗器械龙头公司,来源:思宇MedTech
尽管中国眼科医疗器械起点较低,但整体的发展势头强劲,伴随*府*策的倾斜,技术的进步及眼疾患者数量的攀升带来需求的增长,中国眼科医疗器械正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眼科械企及国产设备涌现。
国产代表性眼科械企及国产设备
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代眼科线状刀和较为齐全的眼科手术器械问世,为手术类眼科医疗器械乃至中国眼科手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80年代,苏州医疗器械总厂开发出中国第一台眼科手术显微镜。90年代初,苏州医疗器械总厂开发出中国第一枚人工晶,为需植入人工晶体但又负担不起昂贵进口费用的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提供了可能。21世纪初,中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人眼相差仪,同年中中国第一太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机上市。
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年眼科市场发生不少融资事件,据不完全统计,眼科设备市场并不弱于眼科耗材市场。相比年,眼科设备市场发生的融资事件数量几乎可以与眼科器械领域发生的融资事件数量媲美。且值得一提的是,图湃医疗、视微影像两家企业均是在年里连续获得了两轮融资,单笔融资额超亿元,在高端眼科设备研发上均有着不俗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