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眼科的入口,这或许才是爱尔最牛的武器
TUhjnbcbe - 2023/3/27 19:17:00

来源:雪球

“金眼银牙铜骨头”,不巧,自己都进行过研究。牙科的通策医疗,骨科的爱康、春立等。但相对牙科而言,眼科对器械的依赖大于对医生的依赖,同时投资相对更大,医院更具备标准化连锁的条件,从数据上来验证,爱尔各城市的毛利率净利率均较为稳定,反观通策,医院的毛利率和净利医院。金眼确实胜银牙一筹。骨科耗材尤其是骨关节等高技术含量和医生转换成本高的耗材和手术,也是非常好的,但由于带量采购等因素,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希望有高人指教。

这里趁大假的空闲,将最具有确定性的眼科赛道,又做了一次整理,豁然开朗,真的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这次最大的收获在于,更深刻的理解医院是作为屈光白内障等最大眼科疾病的“入口”这个最大的价值。

一般的研究报告,会通过患病数量、渗透率及客单价来估算市场的空间。比如,对于大热的OK镜的分析,如下图(数据来源于国元证券眼科行业深度报告),年青少年适佩人群约万,渗透率按2.52%(台湾渗透率从08年1%到15年达为7%,日韩渗透率超过5%),产品单价为。市场规模超过亿!是不是很兴奋,欧普康视在国内市占率24%,意味着有近40亿的,而19年其OK镜营收仅4个亿,怪不得有亿市值,有惊人的多倍的PE。

但是,这里似乎有点什么问题,注意产品的单价是终端价格,而不是出厂价格!因为有中间商吃差价。所以这个市场空间是卖方忽悠你的!

那到底OK镜的出厂价大概是多少呢?我接着找一找,欧普康视19年年报,OK镜销售额约4.5亿,销售数量40.88万片,每副=2*4.5*/40.88=元,而爱博医疗的招股说明书上,对其涉及的OK镜和人工晶体这两个大的眼科器材都有分析。含进口OK镜每副约元出厂价;其实,OK镜增长的厂家的市场规模,到22年也就40-60亿。而欧普22年乐观的销售金额预计为10亿左右。

另一项眼科最大的眼科器材用于白内障手术的人工晶体耗材,也是类似,医院挂牌-左右的人工晶体,出厂价约左右;而昊海生科经销的进口人工晶体售价元左右,医院挂牌应该在-。下图资料为爱博医疗招股说明书。

看来这些,我们其实可以推演,随着电子设备和网络的持续普及和高依赖性,近视的人群数量会持续增加;老龄化的进一步扩大,白内障等老年性眼疾人群也会愈来愈多。而公立医院的不足和服务意识的淡漠,这些常见的治疗成熟的眼疾病治疗会越来越多的向民营的医院引流。同时,眼睛又是每一个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们更倾向于到知名的医院就诊。

爱尔眼科的先发优势带来的品牌知名度,将成为最重要的护城河,牢牢把握住这个眼科的入口。这个入口就是一个巨大的平台,搭建起眼科器械,如OK镜、人工晶状体的厂家和患者的桥梁。

前文讲医院价格的巨大差异,其实有大部分都是爱尔等医院的利润空间。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据来验证,爱尔眼科19年手术数量为60.8万次,医疗服务收入为70.9亿,单只眼睛平均手术费用为1.1万元,两只为2.2万元。最多的全飞秒近视手术主要是器材和人工费用,而白内障,单只眼睛晶体费用也仅元左右。所以,这个入口和终端的价值相对于厂家就是显而易见的。

在眼科这个*金赛道,牢牢把握住“*金入口”,相对于爱尔的品牌优势和市场绝对的龙头地位,多亿的市值看起来不低,但深入研究后,面对越来越低的近视人群,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其实并不高。

回想起,看到爱博OK镜上市,昊海市场眼科和医美全方位布局就急着想入场的自己,今天,终于淡定了。多研究、多分析,多对比,更深刻的看行业、看企业、看文化,才能保持笃定与坚守!

这也算是最近的一个总结吧,给自己记录一下!以上分析,均为个人思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祝球友们大假尾巴,玩得开心!

作者:二将*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眼科的入口,这或许才是爱尔最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