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爱眼早知道 [复制链接]

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预计到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42亿。目前全球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发病率达34.6%,其中增生型糖网为6.96%,糖尿病性*斑水肿为6.81%,威胁视力的糖网为10.2%。我国大陆糖尿病人群糖网患病率为23%,台湾地区患病率为35%,香港地区为18.2%。日益增高的发病率增加了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负担。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开年之初的疫情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活方式,如活动量的减少、饮食的失调、情志的压抑等,这些都是诱发糖尿病发生或者病情加重的高危因素,并同时可能进一步引发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眼病包括什么

糖尿病眼病包括了代谢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糖尿病性干眼、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开角型青光眼等,其中糖尿病性干眼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白内障和糖网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致盲原因。

先来一张正常眼底图

再看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图

左上:微血管瘤右上:渗出、出血

左下:视盘水肿右下:视网膜增殖膜

由于在糖尿病眼病早期,患者经常无自觉症状,而等到患者发现视力急剧下降时,往往都已经到了病变的晚期,尤其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从而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糖尿病眼病进行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可以更有效地保障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今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提出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宣传主题之一:控血糖、查眼底,预防糖尿病致盲。

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专家也提出早诊早治是关键,眼底疾病筛查应“关口前移”。所以,我们建议在发现糖尿病后患者及早建立糖尿病眼科筛查档案,为眼健康保驾护航。

如何筛查

筛查的方法

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镜检查、裂隙灯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这些方法简便、快速,受检者容易配合。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眼底照相机进行散瞳眼底照相存档。

筛查的时机

我国建议:

01

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青春期后(12岁后)开始检查眼底。青春期后诊断1型糖尿病、30岁以下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在病程5年内,必须进行第一次糖网筛查。3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则建议在确诊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

02

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妊娠期间视网膜病变有发生发展的风险,应于计划妊娠和妊娠早期进行全面眼科检查。特别指出,妊娠期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发生糖网的风险不增高,因此孕期不需要进行眼底检查。

03

另外,糖网和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诊断糖尿病肾病时需参考是否伴发糖网,因此2型糖尿病伴发微量白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者需检查有无糖网。

筛查的频率

01

1型糖尿病患者开始筛查糖网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2型糖尿病无糖网者推荐每1-2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糖网,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

02

轻度非增殖型糖网患者每年一次,中度非增殖型糖网患者每3-6个月一次,重度非增殖型糖网患者及增殖型糖网患者应每3个月一次或遵医嘱。

03

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建议在妊娠各期和产后1年内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变化。

04

如果糖网持续进展,应该交由眼科医师给予更频繁的随访和相应处理。医护人员应定期联系留档患者,通知每次的复查时间。复查时,医师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患者专业的医学指导和必要的治疗。

何处可查眼底

福建中医药医院眼科拥有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眼底血管造影机、眼底图像AI智能系统等仪器,长期为糖尿病患者建立糖尿病眼病档案。

福建省二院

健康管理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