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白内障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首位猪角膜移植者9年视力恢复至05,穿 [复制链接]

1#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www.csjkc.com/m/

楚天都市报9月3日讯(记者刘迅通讯员刘坤维实习生刘玉)年,松滋农妇黄元珍右眼角膜受伤,几近失明,但要等到人体角膜供体至少需要3个月。这期间,很可能眼球不保。医院,一片获批用于临床试验的“猪角膜”成功移植到她的眼球上,并使其重获光明,她也成为全球首例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患者。

如今,生物角膜已正式上市4年。医院眼科专家表示,目前可满足该院30%-40%需要角膜移植患者的需求,大大缓解角膜供体紧张难题。今日,黄元珍重回医院复查,移植眼睛矫正视力恢复到0.5,和正常眼睛差距甚微。

黄元珍感谢协和专家帮她重获光明

全球首个“猪角膜”移植患者

视力和正常眼睛无异

今日,61岁的松滋农妇黄元珍从老家赶到医院,当她见到眼科主任张明昌教授时,连忙迎上前感激说:“角膜移植快10年了,现在眼睛看东西越来越清晰,高兴啊。”

年3月,黄元珍在家干农活时,不慎被竹片弹到右眼珠,顿时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回过神来时,她的右眼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家人连忙赶来,医院治疗,但受医疗条件限制,医生简单处理后,医院。

医院的眼科医生检查发现,黄元珍的右眼已感染,且患上真菌性角膜炎,右眼球有近三分之二溃破,几乎没有视力,如果需要恢复,只能进行角膜移植手术。可是,医院没有移植的技术,更没有角膜供体。

黄元珍视力恢复不错

经过多方咨询,黄元珍找到医院眼科主任张明昌教授。然而,当时根本就没有角膜供体,要手术最少得3个月之后。幸运的是,黄元珍正好赶上医院的生物工程角膜临床试验。年3月中旬,她顺利接受了移植手术,“猪角膜”修复了自己的受伤角膜。

一个月后,黄元珍视力已经开始恢复,同年9月,黄元珍右眼视力恢复到0.4。随后几年的随访复查,黄元珍右眼视力一直不错,她也格外注意,“我现在穿针、读报都没问题,最重要的是能看着孙子高考,我也知足了。”

今日,张明昌主任为黄元珍复查,右眼角膜与术后3年时的对比,清澈度提升很多,其矫正视力也恢复至0.5,而左眼则为0.6,两眼没有太大差异。

张明昌主任为黄元珍检查眼睛情况

生物工程角膜薄如纸片

愈后效果接近人体角膜

黄元珍是全球首个参与“艾欣瞳”生物眼角膜临床试验的患者。在她之后的5年时间里,共有47名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医学临床试验的要求,医院眼科选择移植“人工生物角膜”,其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2岁。经过临床试验观察,“人工角膜”的愈后效果已接近人体角膜。

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正式上市。截至目前,医院已完成余例“猪角膜”移植手术。经过长期随访发现,移植初期透明度不够理想,但随着时间推移,透明度逐渐接近人的角膜。

生物角膜

今日,医院眼科主任张明昌教授向楚天都市报记者展示了“猪角膜”。他用镊子夹起,只见它通体呈透明状,与隐形眼镜外形相似。实际上,它取材于猪角膜,相当于一张纸的厚度,随着技术发展,未来还可以实现更优化。

猪角膜与人的同源性比较好,在抗原成分、基因表达等方面,跟人也比较相似。张明昌主任说,关键是猪角膜比较容易获得,而且猪可以在清洁环境中净养,能实现屠宰标准化,也能够实现来源追溯。

“移植时,我们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将角膜放入有生理盐水的培养器皿中1分钟,然后凸面朝上,平整放置在患者眼球创面上缝合固定。”张明昌主任说,目医院在开展,主要在于医生对角膜病诊治水平有较高要求。

可逐渐与自身角膜组织整合

大大缓解角膜供体紧张难题

“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医院眼科主任张明昌教授说,因角膜病而致盲的患者,全球约有万人,其中我国大约有万人。我国每年新增10万角膜盲患者,角膜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全国捐献角膜每年仅为0例左右,供体缺口高达90%。由于供体短缺,造成一些患者无法移植,只好摘除眼球,植入人工义眼。

“这一类患者绝大多数是户外工作者,工作中被异物所伤,导致感染。”张明昌主任表示,一旦致盲,对社会和家庭都是沉重负担。仅医院眼科,每年登记等待角膜移植的患者约为人,能等到供体的仅有1/4。随着人工生物角膜技术发展,目前已可满足30%-40%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患者的需求,大大缓解角膜供体紧张难题。

生物工程角膜能够替代人体捐献的角膜?张明昌主任表示,生物角膜也有自己的适应症,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目前只能针对未穿透性的角膜损伤进行移植,如果是穿透性角膜损伤,移植生物工程角膜的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临床所应用的生物工程角膜是用动物的角膜,在去细胞去抗原处理后,保留其天然角膜三维立体结构,降低其免疫原性,以防止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患者移植后,可以逐渐与自己原有的角膜组织整合,从而终生使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