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ww.txbyjgh.com/没有两台完全相同的手术,亦如没有两位患者的病情完全一致。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在每天接待形形色色患者的门诊,俨然身处一个不设考题的“无形”考场,时刻会遇到“出难题”的病人。如何解开难题,是对我们医生技术的考验和专业的挑战,更是每一位眼科人毕生为其奋斗的使命。
一、寻常手术撞上幽闭恐惧症,该放弃还是坚持
众所周知,曾是致盲性眼病占比最高的白内障,只要手术及时介入,视力是可以恢复的。而幽闭恐惧症是对封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相关患者在某些环境如电梯、车箱或机舱内,会因为意象中无法逃离这样的情况而感到恐惧,发生恐慌症状,出现心慌心跳、呼吸气促、出冷汗、手足发抖、肌肉抽动,甚至昏厥等情况。白内障和幽闭恐惧症,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种疾病,因为我的一位特殊患者而连接在了一起。
图文无关
这名来自福建宁德的患者,检查时白内障程度已经非常严重,基本已处于没有视力的阶段,伸手不见十指。而当前的白内障手术术前严格的消毒过程,需要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无菌空间,这在我们看来寻常的手术操作,在一名幽闭恐惧症患者看来难于登天。
患者坦言,医院,也曾鼓起勇气上过手术台,最后都因为无法忍受铺巾带来的恐惧,手术不得不中途停止;甚至还考虑过全麻下行白内障,但他已经80岁高龄,全麻可能带来风险,最后无奈放弃。但他的眼睛病变持续进展,已经不能再等,最后通过朋友介绍,来到了我的门诊。
二、挑战,最终战胜,是医术更是心术
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团队制定了详细的个性诊疗方案。首先,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打消顾虑,详细说明白内障手术并不可怕,仅需十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不会有明显疼痛。另一方面,我们还为他定制了一个前期训练,让患者在手术室提前感受和熟悉里面的氛围环境。先让他躺在手术台上,我与他一边聊天,一边告诉他手术原理,让患者习惯手术场地。然后模拟手术步骤,在口鼻位置进行手术的铺巾操作,针对患者怕闷、怕无法透气的担忧,我们给予他充分的心理暗示,告诉他虽然有铺巾,但是有充足的氧气,有充足的呼吸空间,帮助他“心理透气”。一次,两次,……在这样的训练下,他的顾虑最终打消,“我可以进行手术了,”当患者自主提出,我知道,这台手术已成功在望。
患者在手术中
手术期间,我特意派了一名医生在旁边握着患者的手,给他讲解手术进程,让他感觉自己不是在一个孤独的环境里,有人跟他沟通交流。
当跨越了幽闭恐惧症的阻碍,另一个难题悄然出现。手术的严重滞后,导致患者的晶核变得坚硬无比,手术难度骤然提升。凭借平时大量手术经验的积累,10分钟过去,我就为患者成功完成了白内障手术。第二天,他的视力水平已达到1.0的标准。面对这样惊喜的结果和久违的清晰,患者百感交集。
而这名幽闭恐惧症患者的病例,也带给我不少启发。作为医生,给患者做手术,仅仅是解决患者当下直接、迫切的需求。手术之外,患者角度的考量,还需要从心理和生理等各个方面帮患者走出病痛,如此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名患者只是我们众多复杂性白内障病人中的一个,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辨证施治,个性化手术方案和诊疗手段,一切从患者出发,为了一切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还需要我们永不停息的追寻。